巴马长寿乡巴马长寿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巴马瑶族自治县,这里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 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还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桃花源般令人难以忘怀的盘阳河秀丽风光、被英国探险队称之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令人如梦如幻般经历三昼夜的祈寿宫(百鸟岩)水上溶洞; 还有美如西湖的赐福湖风光、弄友原始森林、龙洪田园风光、龙洪天然八卦景观、东山瑶族风情、瑶族竞技大观及好龙天坑等。 巴马人的长寿现象源远流长。清朝的嘉庆皇帝闻知巴马境内有一瑶族老人名叫蓝祥,高寿142岁,特题诗赠予。称其为“烟霞养性同彭祖,花甲再周衍无极”。 清光绪戊戌年,光绪皇帝钦命广西全省提督冯子才为那桃乡平林村邓诚才题赠“惟仁者寿”的匾牌,现该匾为邓家的第四代孙完好保存。 1960年秋,武汉医学院长寿科学研究所专家根据广西区卫生厅和公安厅提供的线索,首次到巴马作长寿考察,巴马的长寿现象引起了国内专家关注。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有百岁以上老人28人。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巴马百岁以上老人有50人,占当时总人口的2.06/万。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百岁以上老人有69名,占当时总人口的3.08/万。 1982年人民日报报道,新华社用各种语言向世界播发,美国之音、法国路透社、香港大公报、明报、文汇报同时转载后,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先后有路透社、美联社、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丹麦、西班牙、比利时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媒体记者、医学专家及大批游客慕名到巴马访问、研究、观光。 经过多次深入实地考察认证,1991年11月1日,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日本长寿专家森下敬一博士在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年会宣布巴马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第五个被发现)。 2000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调查组实地调查证实,巴马百岁寿星有81人,占总人口的3.58/万,远远高出世界其他四个长寿区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巴马属于亚热带气候,空气清新,每立方米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达2000—5000个,最高可达到20000个,被称为“天然氧吧”。
长寿之谜自然环境和奇异的人文景观孕育了极具神秘色彩的长寿现象,这里每十万人中就有百岁寿星30.98人,居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首。研究表明,巴马人长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自然环境好,水和空气质量上乘,无污染,长寿老人大多长期食用无任何激素的天然生态食品,素多荤少。 空气:在巴马,空气的负氧离子很高,著名的水晶宫、百魔洞和百鸟岩等旅游景点,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竟高达2万到5万个。盘阳河两岸达3000个以上,县城城区的负氧离子也高达2000个以上。而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只有200-300个。 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和“长寿素”。 ①它能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增加肺活量,起到止咳、平喘、袪痰的作用; ②它能够改善和调节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功能状态,调节抑制兴奋过程,起镇定安眠、稳定情绪的作用; ③它能够促进人体的生物氧化和新陈代谢,能改善心肌功能; ④适量的负离子对许多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